2021年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风湿病学学术年会召开

在年末初冬时节,2021年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风湿病学学术年会暨《感染与风湿免疫性疾病》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于1211-12日,克服疫情在线上成功举办。本次会议学术阵容强大、大牌云集,邀请了张志毅、武丽君、田新平、厉小梅、魏蔚、何东仪、王友莲、姜振宇、董凌莉、林禾、王迁、赵久良、池淑红、沈海丽、达展云、杨静、林顺平、管剑龙、吴锐、赵毅、谈文峰、段利华、林进、朱小春、应振华、杨旭燕、卢美萍等国内和省内顶级知名专家讲学指导,采取线上办会方式,吸引约1700人共享此次学术盛宴。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曹恒主持开幕式,主任委员林进教授、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张志毅教授、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党委副书记任敏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

图片1.jpg

 

林进教授指出,由于浙江宁波杭州地区新冠疫情有加重的趋势,给大家带来困扰,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线上召开了此次会议。目前人工智能、大数据、医学日益结合紧密,是国际国内的研究热点。专委会一直关注数理与风湿交叉融合,关注感染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相关研究,并举办浙江省数理医学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感染与风湿免疫性疾病》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邀请各位专家教授就最新热点话题,传授和分享最新知识。同时希望通过数理和风湿的交叉融合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动风湿免疫学科建设,促进交流和人才培养。最后林主委感谢大家的支持,预祝此次年会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紧扣“风湿”、“免疫”、“数理” 等主题展开学术讲座,内容精彩纷呈。首先,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张志毅教授以《再谈骨性关节炎研究与管理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作了精彩报告,详细介绍了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各种组学,早期识别骨关节炎,建立多维度防控体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武丽君教授,详细阐述了结缔组织病及相关治疗药物对生殖能力、妊娠期和哺乳期的关系特别强调注重产科、超声科、风湿免疫科等的多学科合作,提高CTD患者的妊娠成功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林顺平教授,以2SLE合并妊娠的病例为开端,引出SLE患者孕前 “一体化”管理,以提高SLE患者妊娠成功率。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魏蔚教授介绍了影像学、生物标记物、患者报告结局等对CTD-ILD的诊断和疾病活动性影响,分享了尼达尼布可有效延缓CTD-ILD患者FVC下降,提出国内多中心的真实世界研究,以使中国更多患者获益。北京协和医院田新平教授,围绕ANCA相关性血管炎发病机制、介绍了新治疗靶点药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林进教授,提出对使用激素的人群均需进行骨折风险评估、及时合理进行预防。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何东仪教授,讲述了将真实世界研究与中医辨证分型相结合,在大数据研究的基础上,提高中医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认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曹恒教授,讲述了JAK酶抑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持续缓解对患者的获益,给临床治疗带来新启示。浙江省人民医院应振华教授,从机制到真实世界研究详细介绍了小分子DMARD艾拉莫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小春教授从TNF效应通路解读融合蛋白TNFi在炎性关节病共病管理中的优势,指出融合蛋白类抑制剂对感染高风险人群、三高人群、特殊人群如超过65岁人群、有计划生育的患者等安全性更好。

 

华西医院赵毅教授围绕脊柱关节炎的诊断和影像学进展主题,强调了MRI对骶髂关节病变的评估鉴别诊断的意义。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的沈海丽主任基于达标治疗理念,提出降低ASDAS疾病活动度评分为目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绵阳市中心医院杨静教授和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姜振宇教授,详细解读2020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治指南,提出SLE诊疗路径,对年轻医生临床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达展云教授从2021KDIGO指南详细讲解了狼疮性肾炎分型治疗策略的热点话题,为临床医生提供了狼疮肾炎最新的诊疗思路以及未来精准治疗的新靶点。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杨旭燕教授从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临床特征、生物标志物、治疗进展提出激素减停的策略及未来生物制剂的新疗法。北京协和医院赵久良教授,讲解了狼疮相关脑血管疾病、可逆后白质脑病、癫痫、急性精神错乱状态、情感和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

 

中国科大附一院厉小梅教授就2021年梅奥诊所关于干燥综合征-间质性肺炎的评估和管理推荐做了详细解读,并展望干燥综合征新靶向治疗药物。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董凌莉教授讲述了Ig G4疾病的定义、诊断标准演变、IgG4累及不同器官的病变特点治疗药物。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管剑龙教授,从数据库分析1835例白塞病的临床特点,重点讲述了血液白塞病这个亚类的临床特点给大家带来新的启示。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池淑红教授探讨了早期识别SLE继发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的临床特点和诊治进展。北京协和医院的王迁教授解读免疫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诊疗规范,并介绍了MAS治疗原则。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锐教授,分析细胞因子风暴不同诱发原因及机制,指出细胞因子风暴综合征诊断仍有很大的挑战,需要临床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早期积极治疗。

 

江苏省人民医院谈文峰教授,以风湿疾病急危重症疾病角度分析常见重症类型例如神经精神狼疮、溶血性贫血、重度血小板减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急进性肾炎、肾功能衰竭、血栓性微血管病特点及鉴别诊断,给风湿免疫科医生带来一堂生动的教学大课。福建省立医院林禾教授,讲述ESR/CRP在系统性风湿病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有助于提升医师对疾病的识别能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卢美萍教授,介绍单基因异常和多基因异常的自身炎症性疾病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提醒临床医生需要关注自身炎症性疾病。

 

江西省人民医院段利华教授,阐述风湿与肿瘤免疫的关系,分析了免疫检查点药物引起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与原发性风湿疾病的鉴别要点,及最新EULAR关于免疫相关不良事件治疗原则。陈伟钱教授分享了人工智能在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滑膜炎症的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器官损害、分层管理的方法以及间质性疾病评估等风湿免疫性疾病领域应用,指出风湿免疫科医生通过和影像科、应用数学专家的深度合作,建立完整可靠的AI医疗研究系统,开展基于统一数据的多中心研究,是未来的方向。

 

本次会议紧紧围绕风湿免疫性疾病、感染和数理等主题,众多教授分别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最新进展。未来数理医学学会风湿免疫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方向是通过数理学会学会平台,加强合作与交流,希望通过数理和风湿的交叉融合碰撞出火花,取得新的研究成果,并推动风湿学科的蓬勃发展。

062a9486b80ea6f5bca7804e7a7b585.png

02.png

03.png